一个企业的成功是需要多方面的支撑的,格力电器(格力空调)也是如此。人才培养机制作为影响格力电器(格力空调)发展的一种机制,有什么成功之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
据悉,格力电器拥有三级培训体系:公司级,由培训部主导、部门级以及科室级。每年的培训都能做到全员覆盖,人均培训约四十几个小时。比如2014年的培训计划多达100多项,主要覆盖公司需求量最大、关注到公司核心战略发展的一些人才需要。
通过完善的培训机制,员工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均得到大幅的提升,明晰的职业道路无疑使新人激情满怀、老员工干劲儿十足。同时,为了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凝聚力与创造力,格力的“导师制度”、“特长梳理制度”、“合理化建议制度”更是值得称道。
据了解,格力、格力空调为所有新入职的大学生员工配备导师,个别岗位甚至会有一名学生配备多位导师的情形。导师从各系统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拔产生,进行系统化训练,包括90后技巧管理、目标设计等,最终才能获准上岗,导师的行为和传帮带的效果同时接受监督检查。
王法雯表示,“覆盖全员的做合理化建议系统更是对所有人员敞开。哪怕一个很小的建议都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找到对应的负责单位来改善,该部门要很负责任的给出鉴定。如果可行的话,该单位要即刻组织实施,然后给提建议的人一定奖励。”
对于创造力的激发的源泉,董明珠从理论层面这样表述:“我们比较注重人的价值观,让人有尊严,有存在感。”
可见,格力电器独特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了格力电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