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东芝、夏普、松下……这些曾显赫一时的日本科技企业正身处困境傍边。虽然也曾开展自救,但从今朝来看效果不大,而且种种证据标明它们此刻的处境很可能是当初在手艺上的执拗形成的。
关于日本科技企业最新的晦气新闻起源于东芝。这家日本最大的半导体系体例造商,第二大综合机电制作商日前表现[biǎo xiàn],作为一种选项,正在讨论与夏普合并洗衣机等白色家电营业的方案。虽然今朝还没有正式作出决议,但东芝方面临此施展阐发的很是热切,其社长室町正志称“愿望年内设法宣告有所进展的内容”。
东芝只是日本科技企业集体衰退的一个缩影,现实上索尼、夏普、松上等早已成了东芝的难兄难弟,甚至三洋已加入了历史舞台。而活上去的索尼、夏普也好不到哪里去,连年吃亏,赓续[gēng xù]进行营业重组,以其能扭亏为盈。
连年不景气的结果就是,此刻许多消费者会用略带奚弄的语气问:“索尼为什么还没有倒闭。”关于世界上最早便携式数码产物[chǎn wù]的首创者,世界最大的电子产物[chǎn wù]制作商之一的索尼,这样问似乎有些不尊重。但事实就是如斯,已经以手艺著称的索尼已没有手艺优势。
resize
和十年前的大行其道分歧[fēn qí],虽然日本科技品牌还能推出一些不错的消费电子产物[chǎn wù],但和竞争对手比拟已没有优势。奇异的是仍有消费者对日本科技产物[chǎn wù]抱有极大的同情心,以为日本科技企业虚弱并非手艺不可[bù kě],而是有其它原因(这些原因五花八门,有人以为日本产物[chǎn wù]定价太高,有人以为日本企业不懂发卖……)。
这类概念其实不值一辩,岂非索尼的手机遇比苹果的要好?纵观各大媒体的评测,结论都是iPhone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智能手机。可能仍有人会辩解,iPhone使用了产于日本的屏幕、摄像优等焦点零部件。这里以屏幕为例,外媒AppleInsiders称,苹果有可能在iPhone8上使用OLED面板,众所周知最早在智能手机上使用OLED屏幕的是韩国三星。
现实上在消费电子领域,日本科技企业的优势少得不幸。除摄像头和屏幕,在存储芯片、CPU、GPU、基带等领域,都处于落后形态。这与他们20年前的选择有关,虽然世界已进入到了互联网时期,但日本人却没有反映过来,以为电视、摄像机等才是未来的偏向。
1992年,参议员、后任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提出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法案,方案用20年时间,耗资2000~4000亿美元,以建设美国国家信息根底结构(NII),作为美国成长政策的重点和家当[jiā dàng]成长的根底。反观此时的日本,仍痴迷于电视、摄像机等物品,索尼直到1997年才推出VAIO电脑,而东芝虽然是笔记本电脑的发现者,但却败给了后来居上的惠普、戴尔、联想。
关于这些,日本的池田信夫在《失去的20年》一书中提到,日本经济窒碍不前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没能赶上20世纪80年月的第三次工业反动,也就是信息反动。这里还需求诘责一下日本科技企业,为什么美国政府都起头推行互联网了,日本人却还要专心于电视、摄像机,不免难免过于执拗。
或许上述的例子过于久远,我们不妨视察一下日本企业在新动力汽车方面的结构[jié gòu]。新动力汽车次要分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夹杂动力汽车三种。前者次要见于日本汽车企业,后者则是中美两国车企的首选。
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车企正在鼎力成长氢动力汽车。丰田的首批22辆Mirai氢燃料电池车已于上月在美国加州上市,丰田公司表现[biǎo xiàn],该系列车型首月销量斐然。另外本田的氢燃料电池车也已面世,日产正和戴姆勒和福特协作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预计2017年上市。
日本政府也很重视氢动力,甚至愿望它能让日本转为“动力手艺出口大国”。据悉日本政府的欲望是在2030年,将有关手艺拓展到海外,以为其赚取37万亿日元的动力外汇。
反观中美两国,电动汽车真大行其道。特斯拉的胜利就没必要提了,甚至还有剖析师建议苹果将特斯拉收入蘘中。而中国政府也在今年10月宣布了《关于加速电动汽车充电根底举措措施建设的指导定见》,明确提出目的,到2020年,基本建成过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根底举措措施系统,知足跨越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中美两国的优势还在于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动力汽车市场,本月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表现[biǎo xiàn],中国新动力汽车家当[jiā dàng]成长形势喜人,今年完成全年新动力汽车销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动力汽车市场几无悬念。
毫无疑问的说掌握世界上最大市场的中美两国已将电动汽车作为了新动力汽车的成长偏向,而日本企业力推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现实上其实不切合中美两国政府对新动力汽车的推行政策。这与20年前何等相似,美国政府鼎力推行互联网,而执拗的日本人却专心于电视、摄像机,以至于错过了一个时期。那末未来丰田会成为下一个索尼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