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场直销”运动有何等轰轰烈烈,家电业的“穷冬”就有何等凛凛。但国际家电业进入穷冬不能简单归罪于“需求疲软”,产能结构失衡也是本源之一。说白了,是国际市场临盆了大批消费者“不需求”或许“不是迫切需求”的器械,而消费者需求的器械,国际市场却没有。
近日,美的、格力集体以史无前例的“工场直销”运动———“11.7美的品牌日”、“11.7全广州看格力”(格力甚至打出了“要销量不要价钱”的广告语),暴力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发卖模式。
这一模式的效果也是杠杠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包罗空调、电风扇等产物[chǎn wù]在内,格力11月7日在广州的定单量跨越1亿;美的“11.7品牌日”在全国300多处落地开花,个中广东区域发卖额突破1亿元,其他区域发卖额大多到达数万万。
然则,外行看热闹,行家看门道。“工场直销”运动有何等轰轰烈烈,家电业的“穷冬”就有何等凛凛。
最近几年来家电业人士言必谈“因需求疲软进入穷冬期”。以空调为例,业内盛传,2015年是空调业最冷的冷年,前三季度空调发卖下滑至多20%。近期,海尔、格力、美的三大白电巨子宣布的三季报也听起来加倍恐怖———虽然利润还在增加,但三人人第三季度的营收额一切向下,跌幅都在两位数左右。
市场逆行期,只有自动防御掠取别人的市场,能力[néng lì]保住身家人命。为了争取市场,价钱战不成避免。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的话来说,格力一台空调比曩昔廉价[lián jià]了20%到30%。笔者还了解到,在11.7促销中,格力和美的都推出了999元空调,空调价钱一夜回到十年前。美的某区域一位发卖公司总司理甚至坦言,“工场直销”是疲软和淡季市场情况下的一种新做法。
但现实上,美的、格力这样的“工场直销”运动是把“11.7”前后一个时间段的市场需求集中到一天,市场自己[zì jǐ]没有扩展,因而往后的一段时间里会涌现销量大幅下滑的“后遗症”。家电业资深人士曾向笔者泄漏,此前某电视品牌“造节促销”令其电视得以大卖,但在十一黄金周时代,其电视销量下滑幅度高达80%。而在“双11”之前开展如斯大规模的运动,对线上的需求迸发起到了显著的狙击作用,而且[ér qiě]在必然水平上转移了国美、苏宁这样的家电卖场的需乞降发卖。
然则,假如放在“国人积极出国买电饭煲、马桶盖”的新闻配景[pèi jǐng]上去看,所谓的“家电业因需求疲软进入穷冬期”似乎是个伪命题。今年前10个月,日本最大的免税店LAOX(不包罗海外购市场)电饭煲发卖数目同比增加242%,发卖额同比增加271%;马桶盖发卖数目同比增加567%,发卖额同比增加614%;而到LAOX购物的消费者中,大约70%来自中国。
更况且,近日“电暖气片”这个细分的家电市场还涌现了“反穷冬”现象。据悉,先锋电器今年9月推出第三代电暖气片之后,在淮河以北市场一度畅销,平均客单价也随之水涨船高至686元,同比去年的平均客单价提升了接近100元。依照[yī zhào]先锋官方的说法,可以完成“逆市降价”的原因是其第三代电暖气片采用立异的3D散热片,提升热辐射效果,在同类型产物[chǎn wù]中完成快热27.2%,能给用户带来加倍温馨的取暖体验。
诚然,受房地产调控和家电保有量提初等要素影响,家电市场确实存在客观的“需求疲软”问题。但消费者对日本马桶盖和电饭煲趋之若鹜异样能说明,质量消费的需求在上升,而且消费者越来越愿意买更贵的商品。
由此看来,国际家电业进入穷冬不能简单归罪于“需求疲软”,产能结构失衡也是本源之一。说白了,是国际市场临盆了大批消费者“不需求”或许“不是迫切需求”的器械,而消费者需求的器械,国际市场却没有。因而,家电企业假如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类需求,就不会堕入“穷冬”中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