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份“家用电器辐射排行榜”走红网络,电磁炉、电吹风、微波炉高居前列,平板电脑则居榜首,有些人对此甚至有些恐慌。这份榜单靠谱吗?记者近日专门前往山东省核与辐射安全监测中心,通过具体检测给出了答案。
●实验时间:11月16日
●实验地点:山东省核与辐射安全监测中心3层实验室
●实验人员:安全监测中心专家、技术人员、本报记者
●实验工具:EFA-300型工频场强仪一台,NBM-500型射频场强仪一台
实验说明:
家用电器电磁辐射分为工频辐射和射频辐射,工频指的是工业和民用的交流电源频率,我国为50Hz。当电流通过电器时,就会有磁场产生,磁感应强度随着电流强度增大而增大,家里的电吹风、电磁炉、电视机、电冰箱等产生的就是这种工频辐射,通常对人体影响较小。工频磁感应强度单位一般以特斯拉(T)计,按照有关标准,对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100微特斯拉(μT)以下即为相对安全范围。
射频则是可以辐射到空间的中高频电磁波,频率范围从100kHz~300GHz之间,电脑、手机、路由器、微波炉等电器会主动向外侧空间发射电磁波形成辐射,故这种电磁场又叫电磁辐射,其计量单位为微瓦每平方厘米(μW/cm2)。对于公众,《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1988)规定的标准限值是40μW/cm2。
对人体伤害最大的“辐射”是电离辐射,如医院拍摄的X光片等,X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在照射人体时,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