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优惠活动热销:    格力 i铂 3匹柜机9400元      i铂 2匹柜机8400元      格力王者风尚变频3匹柜机 8900元      格力王者风尚变频 2匹柜机 6900元      格力冷静王26机2900元 格力32冷静王3100元       格力35冷静王3300元,    格力2匹定频柜机4598元     3匹定频柜机5380元。

产品创新的驱动模式

对于产品创新的驱动模式,归纳起来可有四种,即老板驱动,市场驱动,技术驱动、用户驱动。

老板驱动。

这是自家电行业发展初期开始至今,大部分家电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家电企业普遍遵循的产品创新模式。或因是卖方市场,或因是刚性需求,或因是市场规范程度过低,总之,不论什么产品,只要做出来就能卖,只要变个花样就好赚钱,发不了大财也可小富而安。在这种情况下,什么技术、人才、管理、战略都不重要,老板的意识决定了一切,只要老板想做就能做,就必须做,不论企业团队之前做过多少努力或从来就没有涉足,老板都可以一票否决或拍板决定。

实际上,老板驱动模式是一种原始的、粗放的和低层次的产品创新驱动模式,是一种基于野蛮模仿复制和简单加工制造的产品创新驱动模式,与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创新扯在一起确有些牵强(但却能给企业带来一时的辉煌,为何不能叫创新呢),这种模式虽然至今仍在一些企业中存在,但长远看来,不再具有竞争力和生命力。

市场驱动。

这是最被广泛认同的教科书式的产品创新驱动模式之一。不错,企业的产品创新都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一切产品创意的成立与否均来自市场的裁判,一切产品方案的成功与否均取决于市场的态度。

然而,在这种模式下,很多企业尤其是以简单加工制造为特征的家电企业并不能回答的问题是:“市场需求”的本质是什么?你在市场中扮演的是引领者?推动者?跟风者?搅局者?豆浆机火了,一窝蜂的上,甚至不清楚豆浆是需要煮沸的;空气净化器热了,一窝蜂的上,似乎一夜间就可以涌现无数的行业领导者;变频技术火了,一窝蜂的炒,如果我不比你频率再低些就显得我“跌份”;智能化热了,一窝蜂的炒,似乎智能技术应用可以无所不在,无处不用。

市场驱动下的家电行业,满足了消费者的基本需求,造就了家电制造大国,成就了无数的企业富商,然而,除了制造规模,还有哪些能算得上是家电行业的根基?

显然,市场驱动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社会、对行业、对企业创新是有效的,但对今后发展的支撑是勉强的。

技术驱动。

这是又一个最被广泛认同的教科书式的创新驱动模式。拥有全新技术或核心技术或领先技术的企业,会在市场竞争中和产品创新中总是处于引领者、主导者的地位,是目前最被政府倡导和被行业推崇的创新模式。

技术创新需要有资金投入、需要有技术积累、需要耐得住孤影寂寞和眼前诱惑、需要有勇于探索、敢于失败的风险意识和能力。所以,用技术驱动创新并不是所有企业力所能及的,有时技术驱动下的产品创新的投入产出是不成比例的。因此,用技术驱动创新,虽最具竞争力但并不是普适性的,不是总有效的。

用户驱动。

企业产品创新的目的就是通过满足市场需求来赚钱,但不同于市场驱动的是,用户驱动讲究针对的是市场需求的核心—家电产品的消费者(即“用户”)。

用户驱动就是基于消费心理学、消费行为学、消费者体验等理论研究及实践而实现产品创新的驱动模式。

在企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市场竞争达到一定深度,技术创新达到一定难度,消费者的需求达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用户驱动则更显重要和更显实用。

用户驱动模式下的产品创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和仅凭努力就能完成的过程,它是一个具有基础理论支撑和规范流程指导下的严谨且科学的研究过程,是一个需要科学方法和工具的创造过程;用户驱动模式下的创新产品,不一定需要应用什么高新技术,但一定是切中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尤其是隐性需求)。

用户驱动下的产品创新,更注重对消费者群体的细分和对目标群体的深度研究,更注重差异化消费需求的发现和挖掘,更注重对现有技术的综合利用和对新技术、新潮流的把握。

用户驱动模式还不被当前太多的家电企业所关注,但相信这一定是今后帮助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和长久发展的主流的产品创新模式。



上一篇:为什么要“写出来”
下一篇:空气净化器行业真的缺失标准吗?